專欄連載Column

2024-11-04

第59堂 一本勝負的心理學

決定輸贏的瞬間,取決於誰具有一本勝負的絕技。俞俊安在桑德森農場錦標賽延長洞的關鍵一推,拿下PGA 美巡賽個人首冠;丁文一在亞太業餘錦標賽也是最後扎實一推,獲得王座,入手明年美國名人賽與英國公開賽的門票。一流的選手,沒有一本勝負的能耐是不行的。坊間有很多運動心理學的專門書籍,像是鑽石心理學、冠軍心理學、一本勝負心理學...各有擅長,書的作者都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運動心理教練,他們揮刀弄槍的最終目的,都是希望選手不要輸在最後。

我長時間鑽研運動致勝心理訓練,也是幫助選手不要輸在起跑線,而且是贏在終點線。致勝心理訓練適用人群,包括高爾夫的神來一推、籃球的罰球、棒球投手的秒殺關鍵球、射箭的逆轉一發,都是同樣高張力下的一本勝負。

想法決定感覺,感覺影響表現?我知道有很多選手在高壓環境下,會出現失憶症、易普症,他們過度依賴想法與感覺在進行關鍵一擊。想法與感覺是很抽象的,致勝心理訓練會用科學的數據讓選手相信自己辦得到。任何高張壓力下的一本勝負都是需要長時間訓練,才能讓習慣成自然,每個動作重覆一千次,就能形成扎實的記憶,而不是只有理論的想法與感覺而已。

競技場上高手雲集,但只有一個運動員最終能表現出眾,在勝負的關鍵時刻脫穎而出,奪得冠軍。運動心理訓練研究者經過長時間個案分析,發現最終奪冠者的運動能力,不一定能造就競技場上高超的表現,因為一起參賽的運動員都具備相當的體能和技術,最後能夠贏得冠軍最關鍵的是大家最瞧不上眼的心理素質。

不論是業餘性質、學校級別或職業比賽的各種運動,每個級別的運動員能力或有不同,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渴望奪勝。鑽石心理學、冠軍心理學、一本勝負心理學的作者都是知名運動心理學家,他們曾為奧運、大學和職業運動員提供實際的協助和建言,為選手增加奪冠的機會。

心理、體能、技術,亞洲選手在心理板塊不能達到百分百的情況下,如何能與歐美強敵抗衡?日本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意識到心理訓練的重要,韓國從兩千年開始,心理訓練導入競技,這也說明了日本、韓國在運動賽場、高爾夫可以領跑的關鍵。

至於台灣與大陸的運動競技,近幾年開始討論心理問題,但大多數還是停留在馬後炮的心理諮商階段,而一本勝負心理學是務實的致勝心理訓練,才能有效防範於未然。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